关灯
护眼
字体:

古代食肆经营日常第15节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姜菀思索了一下,道:“圣人登基后,对女性的束缚较从前少了许多,我身边有很多女子也都靠着一身本领投身生意,并不在意他人的看法。我们无法改变旁人的想法,只能做好自己了。”她苦笑:“况且,我家中长辈俱已离世,也不会有人会来干涉我以后的生活。”

    苏颐宁默然良久,才缓缓道:“我家中尚有兄嫂,常常会对我开办学堂的事情有些议论。他们总觉得,我该去完成其他的事。”

    姜菀微愕,很快反应过来这“其他事”指的必然是终身大事了。苏颐宁无疑是一位经历励志而值得尊敬的女性,但她的家人恐怕更在意她“大龄”未婚的问题吧。毕竟苏颐宁已年过二十,在古代,这个年龄的普通人早已生儿育女了。

    想到这里,姜菀有一瞬间的迷茫。现代时虽然她早已成年,但因为原生家庭的阴影一直很抗拒婚姻。她实在害怕重蹈母亲的覆辙,搭上自己的一辈子。再者,她毕业后便一直专注事业,忙得也无暇去认识、去接触同龄的男性。

    来了这里,这具身体虽然也已到了成婚的年纪,她却依然没有这样的心思。当生存都成了问题,谁还有闲心去想那些风花雪月的事情呢?

    “姜娘子对婚事是如何想的?”今晚的苏颐宁仿佛化身哲学家,总问些直击心灵的问题。

    姜菀道:“顺其自然,不可强求。我断不会为了成婚而委屈自己,我若要嫁人,也必要寻一个真心相爱的郎君。而且,”她犹豫了一下,“即便成婚了,我也不想放弃经营食肆。”

    这倒是真心话。现代的她身为美食博主,制作美食既是事业,也是她的兴趣。她喜欢琢磨些稀奇古怪的食物做法,也会在面对热气腾腾香甜可口的成品时心满意足,打心眼里有成就感。

    而在这里,她虽是穿过来的,但也等于是把自家食肆从无到有经营起来。若是有朝一日让她放弃这些,姜菀觉得自己无法接受。

    晚风夹杂着簌簌叶声拂过两人的衣角。苏颐宁似乎轻轻叹了一声,那叹息声转瞬就消失在风里。她喃喃自语:“我与你是同样的想法。只是这天底下的男子似乎都更希望娘子在后宅操持家事而不是在外抛头露面。”

    “若是遇不上支持我做自己事业的男子,不嫁也罢。”姜菀笑着摊手。

    苏颐宁望着她不甚在意的神情,抿了抿嘴,长舒了一口气。

    两人走到永安坊的坊门处,苏颐宁停下步子,向姜菀微笑道:“姜娘子,今晚叨扰你了,谢谢你愿意听我说这些话。”

    她轻轻握住姜菀的手,道:“我觉得同你很是投缘,有许多的话可说。不知姜娘子有没有同样的感觉?”

    姜菀愣了愣,看着她柔婉的眉眼,想起种种,心头软了软,另一只手也轻轻覆了上去:“同苏娘子说话,我也觉得很是开怀。”

    “留步吧,早些回去。”苏颐宁向她颔首告别,转身离去。姜菀望着她的背影,忽然觉得苏颐宁并不是初见时那个让自己觉得只可远观的人。

    她兀自笑了笑,转身往家走去。

    *

    过完七夕,最要紧的事情就是尽快让姜记食肆开张。姜菀带着周尧和思菱把店内外打扫得焕然一新,添置了一些必要的工具。如果说人生是由无数个阶段性目标组成,那么对于姜菀来说,下一个阶段的目标就是把姜记做大做强,挣到更多的钱。

    她花了一下午的时间,拟定了初版的菜单和销售策略,又小小迷信了一把,请人算了算开张的最佳日子——七月初十。

    兰桥灯会时荀遐说过的话姜菀还记得,恰好周尧又熟知各种制作小工具的植物原材料,姜菀便与他商量了一番该用何种东西制作便携的杯子和吸管。

    想来想去,最后两人敲定了原料:竹子和芦苇杆。距离永安坊不远的地方有座山,山上生长了不少茂林修竹,芦苇更是常见。周尧去砍了几节竹子带回来,姜菀研究了一下,决定把竹筒改造成纯天然的杯子。

    只是这竹杯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受潮发霉。姜菀思来想去,决定先煮熟晒干,每次使用后也及时晾干,同时避免多次使用,及时更换。

    当然,开张后店内还是以瓷杯为主,这竹杯只是特殊情况下使用。

    芦苇杆子则用来充当吸管,虽不如后世的纸吸管和塑料吸管方便,但胜在纯天然容易采集。说起来,还是金老先生的《射雕英雄传》给了她灵感,想到黄蓉曾经在明霞岛上割下一截芦苇管子放在口中吹气,这管子是中空的,自然可以用来当吸管。

    万事俱备,只等开张。

    于是在七月初十这一日,永安坊内一家空置已久的店敞开了门,挂起了“姜记食肆”的招牌。

    第21章旋风薯塔和乌梅子汤

    雪肤花貌的店主俏生生立在店门口的小吃车后,现场制作着各种吃食。

    食肆进门处是一小片独立的区域,摆了张长条桌案,桌案后放了架屏风,恰到好处地将里间与外头隔开了。店内的窗子都敞开着,很是亮堂,透过窗子看进去,墙上挂了些装饰的壁画和坠饰,简单而大方;四四方方的桌椅沿着窗下一字排开,每张桌子上都放了一盆绿植和一块木牌,最里面还有几间悬挂着布帘的雅间。

    店门口,一个小娘子正高声吆喝着:“今日姜记食肆开张,进店即送乌梅子汤一份!满三十文即可参与抽奖一次!”她一面说着,一面向过路的人们发放着一张薄薄的写满字画的纸。

    几个陌生的名词让路过的食客困惑眨眼,不由自主停下了步子,接过那纸仔细看了起来。

    纸张上用线条勾勒出了几样食物,图画旁边则用小字写着简单的介绍。

    第一幅画是一根细长的签子串着层层叠叠浅黄色的椭圆形薄片,边上的注解是四个字“旋风薯塔”。

    众人好奇地看向老板和她身畔的小吃车。

    车上摆了一排木制的置物架,上头钻了小孔,整整齐齐插了一排修长的竹签。旁边的陶盆里是已经清洗干净、削去了外皮的土豆。灶台上卧着一口大锅,锅里翻滚着热油。

    围观的人群中钻出一个饶有兴致的面孔,正是荀遐。他知道今日姜记食肆开张,便打算来当一回“开门客”。他张望了一番,目光定在姜菀身上。她系着围裙,正在小吃车那里忙碌着。

    姜菀今日起了个大早,这会子却一点不觉得困倦。她熟练地将土豆切成片,切的时候又使了些巧劲没有彻底切断土豆片之间的连接处,这样就让土豆一片片堆叠在了一起成了一个整体,就形成了类似现代“薯塔”的造型。

    她把串在签上的土豆片整个投入了油锅里,再用筷子夹住翻面,直到土豆片表面变得金黄焦脆后捞出沥去油。

    灶台边一溜摆放着几个小碟,里头是各种酱料。姜菀捏起一串薯塔,端起一个盛满番茄酱的碟子,自上而下地浇了一层。番茄酱黏在焦黄的土豆片上,望一眼便仿佛尝到了那酸甜交织的味道。

    她将大功告成的薯塔插在了木架上的小孔里。思菱趁机叫卖起来:“今日开张,旋风薯塔十文一串,还送冰凉可口的乌梅汤!”

    荀遐率先挤了上去,笑眯眯地道:“我来两串!”

    思菱将两串炸好的薯塔递给他。荀遐捏着竹签尾端,见那螺旋形状的土豆片犹如宝塔,红彤彤的颜色分外诱人。

    思菱机灵得很,麻利地拿出一个盘子,笑着做了个请的动作:“客人里头坐着慢慢吃吧,乌梅汤马上就端上来。”

    荀遐便将两串薯塔放在了盘子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