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曲礼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通过报告得到许可,也不可进入朝廷大门。公家的事不可私下议论。

    国君将要营造宫室,应当先建宗庙,其次建厩库,最后才建自己的住室。大夫将要制造家具,应当先造祭器,其次是征收牺牲,最后才造自己饮食用的器具。没有田产俸禄的人,可以不置办祭器。有田产傣禄的人,先要备办祭服。君子虽贫,不可出卖祭器;虽寒,不可穿祭服御寒;建造宫室,不可从坟头上砍伐树木。

    大夫、士因得罪国君而离开本国,不能携带祭器出境。大夫的祭器要寄放在本国大夫那里,士的祭器要寄放在本国的士那里。大夫、士因得罪而离开本国,过了国境以后,就要除地为坛,向着本国的方向哭泣。上穿素衣,下穿素裳,头戴素冠,去掉里衣的彩色镶边、穿着没有鞋鼻的草鞋,驾着鬃毛未加修剪的马,自己的指甲、胡须也不加修剪,不向别人辩解说自己无罪,吃饭时也不行祭食之礼,也不让妇人侍寝。如此这般地三个月,然后才恢复常态,起程而去。

    出聘他国的大夫、士进见主国国君,国君倘亲加慰劳,大夫、士要闪身躲避,并再拜叩头。国君倘在门外迎而拜之,大夫、士也要闪身躲避,表示不敢接受其拜,自然也不答拜。不同国家的大夫与士相见,虽然身份不相当,但若主人尊敬客人,就先拜客;若客人尊敬主人,就先拜主人。总之,只要不是吊丧,不是士进见本国国君,受拜者都要回拜。大夫进见主国国君,国君要行拜礼感谢他的屈驾光临。士进见大夫,大夫也要如此行礼。同国之人初次相见,就不论身份高低,应由生人先拜,感谢客人的光临。国君对于本国的士,因地位悬殊,不须答拜;但对于他国的士,因为不是自己的臣子,则须答拜。大夫不能和国君相比,对于家臣,无论其贵贱,都要答拜。男女尽管有别,但互相答拜的礼也不可少。

    士有所献于国君,过了两天,国君问士道:“从何处得到的所献之物?”士要先行再拜叩头之礼,然后回答。大夫因私事出境,必须报告国君得到许可,回来后还要献上土仪。士人因私事出境,也必须报告国君得到许可,回来后不必馈献土仪,但须报告国君销假。国君如果对出境返回者加以慰劳,要拜谢;如果问及旅途上的情形,要先拜而后回答。

    国君如果要离开自己的国家,左右应当劝阻他,说:“为什么要抛弃社稷呢?”如果大夫要离开自己的国家,左右要劝阻他,说:“为什么要抛弃自己的宗庙呢?”如果士要离开自己的国家,左右要劝阻他,说:“为什么要抛弃祖宗的坟墓呢?”国君应当为保卫社稷而死,大夫应当率领民众保卫国家,直到自己战死,士人应当为法制所规定的卫国责任而死。

    君临天下的人,天下之人都称之为“天子”在诸侯朝见时,在分六官之职,授之以政,任之以功时,天子自称“予一人”新天子登基,亲临祭祀,如果是自己的祖宗,祝辞上就写“孝王某”;如果是天神地祗,祝辞上就写“嗣王某”天子巡视诸侯,遣人致敬于诸侯国内诸神,祝辞要称“有天王某甫”天子死了,史书上应该记作“天王崩”为天子招魂,应高喊“天子回来吧!”为天子发讣告,应当说“天王升天而去”把天子的牌位袝于宗庙,牌位上应题写“某(谥号)帝”天子未除去丧服时,不可称“予一人”而应称“予小子”新天子如果在丧中去世,既然生前就称之为“小子王某(名)”那么死后也仍然这样称他。

    天子的内宫有后,有世妇,有殡,有御妻,还有妾。天子设官,先设事鬼神、奉天时的天官,即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此六官各按一定的法典行事。天子又设立总管人事的五官,即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此五官各自统辖所属各官。天子又设掌管府库之官六名,即司土、司木、司水、司草、司器、司货,此六官各司其职。为天子服务的工匠有六种,即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他们各自负责用其所长制造器物。到了年终,五官把一年的成绩报告给天子,这叫“享”

    五官之长叫做伯,他们是主管国家一个方面的大吏。他们进见天子时,负责通报的要称之为“天子之吏”他们如果是天子的同姓,天子就称之为“伯父”他们如果是天子的异姓,天子就称之为“伯舅”对于天下的诸侯,他们自称“天子之老”在他们的封国以外,自称曰“公”;在封国之内,自称曰“君”九州诸侯的首领,进入天子畿内,自称曰牧。他们如果是天子的同姓,天子就称之为“叔父”;如果是天子的异姓,天子就称之为“叔舅”对国外,自称曰侯;在国内,自称曰君。散处四夷的诸侯的首领,如其朝见天子,负责通报的人就称之为“子”他们在国内,自称曰“不谷”;在国外,自称曰“王老”至于散处四夷的小诸侯,进入天子瓷内,自称曰“某国人”在国外,自称曰“子”;在国内,自称曰“孤”

    天子背靠绣有斧文的屏风,面南而立,诸侯面向北而拜见天子,这叫“觐”天子站在殿门与屏风之间,面南,诸公面向东、诸侯面向西而拜见天子,这叫“朝”诸侯在约定的日期之前相见,叫做“遇”诸侯在两国交界处相见,叫做“会”诸侯之间派遣大夫互访,叫做“聘”订立彼此必须信守的条约,叫做“誓”书面订立条约,在神灵面前献血宣读,叫做盟。

    诸侯朝见天子,自称曰“臣某侯某”诸侯与本国百姓讲话,自称“寡人”诸侯丧服未除,相礼者对吊宾称诸侯为“嫡子孤某”诸侯主持祭祀,如果是祭宗庙中的列祖列宗,就自称“孝子某侯某”;如果是祭天神地祗,就自称“曾孙某侯某”诸侯死,史策上应记作“薨”招魂时应呼其字,高喊“某甫回来吧”!已葬之后,继位的诸侯在丧中朝见天子,叫“类见”继位的诸侯为去世的诸侯请谥,叫“类”诸侯派使者聘于诸侯,使者自称“寡君之老”

    天子的神态深邃,诸侯的神态显赫,大夫的神态庄敬,士的神态舒扬自得,庶人的神态毛手毛脚,小家子气。

    天子的配偶叫后,诸侯的配偶叫夫人,大夫的配偶叫孺人,士的配偶叫妇人,庶人的配偶叫妻。五等诸侯的内宫有夫人,有世妇,有妻,有妾。诸侯的夫人,在天子面前自称“老妇”在他国诸侯面前、自称“寡小君”在本国国君面前自称“小童”自世妇以下,因其地位卑贱,所以自称“婢子”子女在父母面前皆自称己名。诸侯的大夫到天子那里访问,负责通报的官员就称其为“某国之士某人”该大夫对天子则自称“陪臣某”他国之人尊称此大夫曰“子”本国人对外介绍则称之为“寡君之老”凡出使他国诸侯,皆自称己名。

    史书记载天子的活动,不可用“出”字,否则就意味着他犯了失去天下的大恶;史书记载诸侯生前的活动,不可直呼其名,否则就意味着他犯有什么大恶。对于这些大恶,君子在记入史策时是毫不留情的。诸侯如果失去了国土,这是一种大恶,史书上就要称呼其名;诸侯灭掉同姓之国,这也是一种大恶,史书上也要称呼其名。

    为人臣之礼,在规劝国君过失时,要讲究方式、场合,不可有损其威严,如果多次规劝而国君仍不醒悟,臣子就可以离开他。做儿子的侍奉父亲,父亲有了过失,做儿子的多次规劝也不听,就应继之以号泣,希望感动父亲,使他知悟而改。国君生病吃药,臣子要先尝。父亲生病吃药,儿子要先尝。不是世代相传的医生,由于其医术不精,所以不服其药。

    拿人作比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只有同类的人才能相比。若有人问天子的年龄,应该回答说:“听说开始穿多长的衣服了。”若问国君的年龄,如果国君年长,就回答说:“能主持宗庙社稷的祭祀了。”如其年幼,就回答说:“还不能主持宗庙社稷的祭祀。”若问大夫之子的年龄,若其年长,就回答说:“能驾驭马车了。”若其年幼,就回答说:“还不能驾驭马车。”若问士人之子的年龄,若其年长,就回答说:“能接客传话了。”若其年幼,就回答说:“还不能接客传话。”若问庶人之子的年龄,若其年长,就回答说:“能负薪了。”若其年幼,就回答说:“还不能负薪。”若有人问起国君的财富,可先回答国土的总面积,再回答山泽的各种出产。若问起大夫的财富,可以回答:有采地若干,采地百姓提供的赋税有若干,祭器祭服用不着借。若问起士的财富,可答以士拥有的车数。若间起庶人的财富,可答以他拥有的牲口数。

    天子祭天神地祇,祭四方五岳四渎之神,祭山川之神,祭户神、灶神、中霤神、门神、行神,每年祭一遍。诸侯祭所在地方之神,祭其境内的山川,祭户神、灶神、中霤神、门神、行神,每年祭一遍。大夫祭户神、灶神、中霤神、门神、行神,每年祭一遍。士人只祭其祖先。祭祀哪些神是有常规的,有的神被前代废掉了后代也不敢恢复,有的神一直受前代供奉后代也不敢随便废掉。对不应当祭祀的神进行祭祀,这叫“淫祀”淫祀是得不到神的保佑的。祭祀所用的牺牲,天子是毛色纯一的牛,诸侯是精心饲养的牛,大夫是经过挑选的牛,士人是羊或猪。凡庶子,换言之,凡非嫡长子,都不可主持祭祀,如果遇到特殊情况需要他主持祭祀,也要先向嫡长子禀告。

    凡祭宗庙之礼,各种祭品皆有美号。牛称为“一元大武”猪称为“刚鬣”小猪称为“腯肥”羊称为“柔毛”鸡称为“翰音”犬称为“羹献”雉称为“疏趾”兔称为“明视”;干肉称为“尹祭”干鱼称为“商祭”鲜鱼称为“脡祭”;水称为“清涤”酒称为“清酌”;黍称为“芗合”粱称为“芗萁”稷称为“明粢”稻称为“嘉蔬”;韭菜称为“丰本”盐称为“咸鹾”;玉称为“嘉玉”帛称为“量币”

    天子死了,文告上称“崩”诸侯称“莞”大夫称“卒”士称“不禄”庶人称“死”死者尚在床上,叫尸;死者已经入棺,叫柩。飞鸟死称“降”四足之兽死称“渍”为保卫国家而牺牲者,称“烈士”祭祀去世的祖父,称之为“皇祖考”祖母则称之为“皇祖妣”父则称之为“皇考”母则称之为“皇妣”丈夫则称之为“皇辟”活着的时候,要用“父”、“母”、“妻”这些字眼,死了以后,要分别改用“考”、“妣”、“嫔”的字眼。对于有道德而未曾出来作官的人,如果是年老自然死亡,就比照大夫称为“卒”如果是短命夭折的,就比照士称为“不禄”

    臣子瞻视天子,目光要上不及其交领,下不低于腰带。臣子瞻视国君,目光应在其面部以下,交领之上。大夫的部下瞻视大夫,可以目光平视,直视面部。士的部下瞻视士,允许旁视士的左右五步。凡瞻视尊者,如果目光高过对方面孔,就显得傲慢;如果目光低于对方腰带,就显得自己忧心忡忡;如果目光游移,眼珠左右滚动,就显得心术不正。

    国君有命,欲做某事,大夫与士要事先演习。若君命涉及板图文书,就在官习议;若君命涉及宝藏货贿,就在府习议;若君命涉及车马兵甲,就在库习议;若君命涉及政事,就在朝习议。在议政之处不可言及犬马,否则有亵朝堂。已经散朝还回头看,即表明此人不是有别的事情欲讲未讲,就是此人对议定之事另有想法。所以,散朝以后还回头看,君子谓之粗鄙无礼。在朝廷上要言必称礼,问话要称引礼,答话也要称引礼。

    祭祀五天帝的大飨,不须每天帝一卜时日,但总卜一次而已。祭品达到规定的数目即可,不可额外增加。

    凡见面的礼品,天子用鬯,诸侯用圭,卿用羊羔,大夫用雁,士用雉,庶人用鸭子。童子献给老师的见面礼,不用亲手递交,可以放到地上便走。在野外军中难以置办合适的见面礼物,因地制宜,用马缨、射鞲和箭代替也可以。妇人的见面礼,是拐枣、榛、未加薑桂与加有薑桂的肉干、枣子、栗子。

    结婚时,如果女儿是嫁给天子,女方的使者应当谦言“备百姓”;如果是嫁给国君,应当谦言“备酒浆”如果是嫁给大夫,应当谦言“备扫洒”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