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七章 学堂起名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米的超大山水丝质屏风,屏风后有一把巨型椅子,这椅子酷似现代里的沙发,有扶手,有靠背,沙发的底面呈紫色,整体看去,倒像是一铺紫色的大炕,估摸着有十人站在上面,也不会觉得拥挤。

    塔娜三人便在这铺大“炕”上,给主子换了衣衫,自己也都各自换了,四人顿时觉得冷热适中,舒服以及,于是嘻笑着从屏风后面走出来。

    吉雅走了几步,忽然驻足,回头望了望,觉得这个沙发满大的,很像一铺炕一样,于是招呼她们三个,笑道:“我看这里不错,咱们就在这儿拉牛牛。”

    主子的话自然要听,于是三人乐滋滋地称是,塔娜去“炕”角搬了炕桌到中间,秋玉、静香则回身去室前,把四人的书,果品,茶水都端了些到“炕”上,安排妥当,四人便围着炕桌看起书来。

    吉雅这时才蓦然想起刚才要做的事,于是笑道:“我这会儿想起来了,这几个房间的牌名忒也土气,咱们且把牌名想一想,换了罢。”

    三人一听,忽而想起主子之前,是提了这么档子事儿,于是皆客套起来,说些奴婢才疏学浅之类,只请主子改去罢。

    吉雅见状,虽有些无奈,却也已经习惯,除了因古代之人皆喜欢客气外,又因了身份的差距,她们说些客气话儿,也是可以理解的,于是再三鼓励她们,她们方才同时跟主子探讨自己的见解。

    吉雅见她们答应参与商讨,很是高兴,于是又补充道:“不过因时间有限,今日便只改“文学室”,其它的,待明日回倚翠园子,有了空闲,再改如何?”

    三人自是无不称是,点头答应。塔娜问道:“只是这名字换了,得有个说道儿吧。”

    “塔娜说的没错,咱们现在便各自思考,有了答案,便执笔写出来。想好名字,说给大家听的时候,也要把个中原由说开去,让众人明了、信服。”吉雅笑着定了规则。

    于是姑娘们皆放下手中的书,捧着茶水,凝思起来,须臾,便陆续去到屏风外,在书桌上,执笔写了起来。

    大约过了半盏茶的功夫,各自都有了,持着手中的宣纸,返回“炕”上,围着炕桌坐定。一个个喜滋滋的,跃跃欲试。

    吉雅笑了笑,道:“都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众人你推我让,最后还是吉雅道:“既然都不想先说,也没问题,左右你们都写在纸上了,便把各自的宣纸,放到前面的书桌上摆好,咱们逐一品评便是了。

    众人拍手,皆赞这个想法好。

    于是各自把宣纸拿到桌上摆好,四人于桌间游走、鉴赏。

    只见静香的纸上书的是: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行清洁者佩芳,兰芳秋而弥烈,君子当佩之。故“文学室”可改为“香草园”。

    吉雅见了这些诗句,便有些似曾相识的感觉,正自琢磨,只见静香在侧轻轻念了一遍后,点头笑道:“秋玉姐姐这名字起的好,楚大夫的诗句,当真配咱们的学堂之景呢。”

    楚大夫?吉雅自记忆中搜寻着。

    是了。

    这是屈原《离骚》之中的诗句。

    回想着园中种处的美景,倒是合乎情理,于是微笑着,点了点头,甚是满意。

    秋玉见主子微笑,甚是害羞,绯红了俏脸,扯着胸前的一缕秀发,低下了头。

    “更为难得的是,这香草的意义所在。”塔娜夸赞道。

    秋玉赞同地点点头,补充道:“这香草比喻君子、贤臣、人才,正适合咱们的学堂“文学室”的本意。”

    吉雅一直没有说话,在一旁旁听,不是因为她不想去评,而是听了她二位的评点后,甚为汗颜,自己竟浑然比不上这几位贴身丫鬟,虽然在现代也是读的中文系,可如今看来,自己的书还是不知读到哪里去了,竟然如半个文盲一般。

    于是也不说话,只是微笑,点头示意。

    除了塔娜微微有些明白外,其它二位倒觉得,这不过是主子谦逊的表现。想把品评的机会让给下人罢了。于是各自在心中更加爱戴主子了。

    这边静香受了夸奖,心中自是欣喜。于是众人又来到第二张宣纸前。

    这幅是秋玉所做。

    只见上面书的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故“文学室”可改为“竹里馆”。

    吉雅一见此诗,笑了。

    这不是唐代著名大诗人王维的一首五绝么?

    记得读小学时,便在教科书有这首诗。只是吉雅仍然没有言语,倒想听听塔娜与静香的高见。

    塔娜自负胸中才学,早想着这样施展的机会,于是安心想要表现一下,便笑道:“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的诗,诗名《竹里馆》,乃唐代田园诗人王维先生的大作。诗中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总共只有四句,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且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写人,都极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静人寂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况咱们学堂草场那边便有一大片翠竹,倒是正合此名。”

    静香也是活泼爱表现之人,且思维灵活机动,塔娜说完,她便笑着接道:“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独具匠心,妙手回春的大手笔。只是……”

    静香显然是要说些不足之处,于是看向吉雅与秋玉。

    吉雅微笑不语。

    秋玉连忙道:“妹妹但说无妨。”

    静香笑道:“秋玉姐姐,请恕妹妹直言。”说着给秋玉行了一礼。秋玉连忙还礼,笑着催促道:“你这丫头,平日里在一处吃,一处睡,打打闹闹的,什么话不说,这会子,倒装起大头……”蓦然想起主子就在身边,连忙把“蒜”字吞到了肚子里,对着吉雅行礼,惶恐道:“奴婢失礼了,请郡主责罚。”

    吉雅笑道:“不必拘束,我倒是喜欢你们这样。静香且说无妨。”

    “是。”静香连忙行礼答应。

    于是看着秋玉的字,笑道:“只是咱们倚翠园里的书院叫做小竹里馆,这里却叫竹里馆,盖了咱们书院的名字不说,也无小竹里馆的志趣了。秋玉姐姐,不知静香说的是也不是?”

    秋玉倒是大度之人,连忙点头,笑道:“我倒是这事儿给疏忽了,咱们园子里的书院可不是叫这个名字么?罢了罢了,咱们且看看郡主和塔娜姐姐的如何?”

    吉雅见秋玉倒是爽快之人,心中甚是喜欢。于是点点头,四人顺势踱到塔娜的宣纸前。

    上面写的是: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故“文学室”可改为“玉振金声”。

    “大妙呀!以钟发声,以磬收韵,奏乐从始至终。比喻音韵响亮、和谐。也比喻人的知识渊博,才学精到,此名正合适咱们学堂。”静香赞道。

    秋玉笑问:“静香妹妹可知“玉振金声”的出处?”

    静香笑道:“此句是孟夫子对孔圣人的评价,表示奏乐的全过程,以金声开始,以玉振结束。以此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赞颂孔子对文化的巨大贡献。因此,后人把孔庙门前的第一座石坊命名为“金声玉振”。自然是出自《孟子?万章下》喽!”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